德国制造,凭借卓越的品牌、精湛的技术和过硬的质量,举世皆知。德国管理,也与美日一起并称世界三大管理模式。 德国的企业非常注重企业的创新。据统计,平均每22分钟,就有一项德国的专利申报到欧洲专利局。
1、创新为主轴
工业化是德国实现近代化、经济上赶超英法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问题。德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工业化,其中重视教育和科学研究、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杠杆作用是它最基本的经验之一。而创新则是其快速发展的主要手段。
在德国的企业里面,创新是摆在董事长办公桌上最重要的五项工作之一,其余四项工作是人才、行业互动、客户需求、社会责任,出色完成这五项工作往往能让公司领导人赢得起码的尊重。当然,他们认为,摆在董事长桌面上的创新绝对不应单单只是产品创新,还要有理念和管理创新、公司创新文化的建立等。
2、中小企业优先
德国十分“偏爱”低调而又成功的中小企业。在绝大多数公司追求大型企业集团的商业模式的同时,德国人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。“限大促小”的思路看似反常,却打造出了非同一般的竞争力。
有一组数据为人所熟知:中小企业占到了德国企业总数的99.7%,就业人数占到全国总数的70%,公司净产值占到全国总量的近一半。在全球,我们很难找到第二个国家,像德国这样把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,上至国家立法、战略规划、机构设置,下至税收、信贷、培训、信息等各个方面,对中小企业给予全方位的全力支持,在必要时甚至不惜限制具备天然优势的大型企业,以让中小企业获得发展空间。
3、重视社会责任
德国的企业虽然虽然领域不同、行业不同,产品不同,但却随时随地向人们传递着共同的经营理念:承担社会责任,建立员工导向。德企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,并非完全出于企业自身道德的觉醒,而是源自整个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。
德国整个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,早就超出了经济与法律责任的范围,按照科隆大学M.Reihlen博士的解释:德国企业重视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出于时代需要,而是源自传统。他进一步介绍:德企对社会责任中可持续发展的认识,通常包括四项:安全、健康、环保和质量。比如:德国著名化工企业汉高集团,专门设立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,就是按照以上四原则来评估公司各项决策。
4、关注行业标准制定
德国工业自动化企业界非常重视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。在德国就曾经有专家说过:“二流的企业做产品,一流的企业做标准。”应当说,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,已经有了不少的行业标准。有的还在不断涌现,如:作为国际工业自动化行业的领军者,西门子AS在标准化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就令人刮目相看。
PROFIBUS是在欧洲工业界得到应用的一个现场总线标准。其基本行规标准是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,由ABB、HoneyWell、Bosch、Siemens、FZIKaRLSRUhe等近20家公司,从1987~1990年,花费了4年的时间研究制订的,这个行规标准就是目前的DIN19245。应用领域包括加工制造、过程控制、建筑自动化。
中国企业需要精密的制造技术、坚实的品牌信誉和长久的企业寿命,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切身探问“德国造”的真谛!而当我们与德国企业实现“零距离”时,则又为德国企业及其社会环境近年的“超前性变化”,所深深震撼……
三、德国知名工业自动化厂商巡礼
德国SEW
SEW成立于1931年,是专业生产各种系列电机、减速机和变频控制设备的跨国性国际集团。在全球范围内独资拥有12个制造厂、63个组装厂和260多个销售服务办事处,遍布世界五大洲和几乎所有的工业国家,被誉为“世界传动领域先驱”。
SEW产品为基础工业中的传动设备,其中包括减速机、减速器及变频器等,SEW的产品以全新的“模块组合”概念,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。
巴鲁夫(BALLUFF),成立于1921年,是世界领先的传感器制造商,提供创新和实际感测解决方案,为汽车行业、冶金行业、机床行业、风电行业提供广泛的应用和产业。
产品包括BNS完整的电子式和机电式行程开关系列、BOS光电开关、BES感应式接近开关、电容开关、BMF磁敏开关,BTL直线位移传感器,RFID识别系统,以及各种插接件产品。在广阔的工业应用领域,尤其是机械装备领域为用户提供创新的、有经验的传感器运用方案。